为庆祝“三八”国际妇女节,丰富女职工文化生活,3月8日,泥沙所组织女职工前往位于北京东北方向朝阳区大山子的“798艺术区”参观,感受和见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。
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,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、707、718、751、797、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。从2001年开始,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集聚798厂,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,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,稍作装修和修饰,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。
在近2万平方米的旧厂区里,斑驳的红砖墙壁、高大的工业厂房、纵横交错的管道,还有挺拔的烟囱,墙壁上都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标语口号。而空置厂房经入驻者的改造后成为新的建筑作品,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,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。
我们一行十余人虽然不懂艺术,但在这里随便逛逛,也算是长了很多见识,狠狠地被熏陶了一下。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那些错落有致、散布在“798”区的雕塑作品,这些作品都明显的,烙有各个时代的痕迹。“文革”时期充满激情的工人、“红卫兵”形象,使年长者的思绪又回到那个感情复杂、不堪回首却又难以忘怀的年代;而那些被装在笼子里夸张的现代恐龙、大猩猩、超人的形象,给人感觉到前卫又有点荒诞。在这里,各类雕塑与建筑相得益彰,他们模糊了工业与艺术的界限,仿佛是一场机械与思想、建筑与艺术的美丽邂逅。
当然除了这些风格迥异的雕塑作品,更有看头的还是那些林林总总的艺术现象。
如在一个叫《光?景》的展览里,创作者在200多盏形态各异的吊灯上绘制多种媒体上的图像,如杂志封面、新闻图片、流行文化事件,重大灾难和体育赛事等,讲述了时代的变迁,特别是获取信息的多元化,通过把他们绘制再如灯罩一样普通的家居物品上,来寓意各种媒体资源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。
大家对一个叫《水调歌头》的展览也是记忆犹新,创作者用如圆月般的巨形画布和镜面来呈现作品,而在展览空间移步欣赏作品时,镜子中的映像也因观众的距离、角度和透视在不断变化,观众自身也在亦真亦幻的镜面里出现。
此外,在这里还不乏有前卫抽象的油画,有写意的中国山水画,有惟妙惟肖的根雕木雕,有色彩斑斓的特色陶艺,甚至还有用古瓷碎片镶嵌的工艺品首饰。真是应了墙上那句广告词:“只有你没有想到的,没有我们画不出的”。
尽管直至我们离开时仍有很多艺术空间和画廊尚未开业,尽管仍有很多时尚小店和展览没时间去看,但在798,女同胞们已强烈地感受到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,怀旧色彩与时尚元素并重,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。这些给大家“用爱美化家居 用心装点生活”带来不少启发,也算是不虚此行了。